进程间通信:pipe 与 socketpair 对比
一、pipe 机制详解1.1 管道的基本概念管道 (pipe) 是 Unix 系统中最古老的 IPC 机制之一,它通过一对文件描述符实现进程间的单向通信: 一个文件描述符用于读取数据 (fd[0]) 另一个文件描述符用于写入数据 (fd[1]) 数据在管道中以先进先出 (FIFO) 的方式传输 管道本质上是内核维护的一个缓冲区,其大小因系统而异 (通常为 64KB),当缓冲区满时,写入操作会阻塞;当缓冲区空时,读取操作会阻塞。 1.2 pipe () 系统调用12#include <unistd.h>int pipe(int pipefd[2]); 成功时返回 0,失败时返回 -1 并设置 errno pipefd[0]:读取端文件描述符 pipefd[1]:写入端文件描述符 1.3 父子进程通信实现使用 pipe 进行父子进程通信的典型流程: 创建管道 调用 fork()...
Linux 进程间文件描述符传输技术详解
导言在 Linux 系统编程中,进程间通信(IPC)是核心课题。传统 IPC 机制如管道、消息队列和共享内存各有优势,但在高性能服务器、分布式系统等场景下存在局限,亟需更灵活的通信方式。 一、文件描述符传输的原理文件描述符作为进程私有资源标识,无法直接跨进程传递。因为不同进程的文件描述符表相互独立,同一数值在不同进程中可能指向不同资源。例如父进程中文件描述符 3 指向网络套接字,直接传递数值 3 给子进程,子进程的 3 可能指向标准输入。因此,需借助 Unix 域套接字等专门 IPC 机制传递。 在 Linux 中,文件描述符是进程访问 I/O 资源的抽象句柄,默认具有进程私有性。而在高并发服务器、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场景下,传递文件描述符能提升资源复用与协作效率。其实现核心是利用 Linux 辅助数据机制,常通过 socketpair 创建 UNIX 域套接字,配合 sendmsg 和 recvms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