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it 冲突规避
导言Git 冲突的本质是并行开发中代码变更的重叠与未及时同步,而非单纯的技术问题。 一、先搞懂:Git 冲突的 3 大核心根源在解决问题前,必须明确冲突的来源,才能针对性预防: 同步滞后:长期在本地分支开发,不与主分支同步,导致累积大量差异(最常见,占冲突总量的 60%+) 范围重叠:多开发者同时修改同一文件的同一代码块(如两个开发者改同一个接口的参数) 管控缺失:无分支规范(如直接在主分支开发)、无提交标准(大提交包含多个功能)、无依赖锁定(package.json 频繁冲突) 二、核心策略 :搭建「零冲突友好型」分支体系分支管理是冲突规避的基石,90% 的高频冲突源于混乱的分支结构。推荐两种经过验证的分支模型,团队需二选一并严格执行。 2.1 选择适配的分支模型根据团队规模和项目类型选择,避免混合使用导致混乱: 分支模型 适用场景 核心分支结构 冲突风险 Git Flow 中大型项目、有固定发版周期 main (生产)+develop (开发)+feature/bugfix/hotfix 低 GitHub Flow 小型项目、敏捷迭代(如...
规范化 Git 提交 -- commitlint + husky
导言在团队开发或开源项目协作中,Git 提交信息如同代码的 “说明书”,直接影响代码可维护性与问题追溯效率。然而实际开发中,提交信息往往存在格式混乱、描述模糊等问题,例如 “fix bug”“update code” 这类无意义的表述。本文将通过 commitlint(提交信息验证工具)与 husky(Git 钩子管理工具)的组合,带你实现提交信息规范化与自动化校验,彻底解决这一痛点。 一、提交信息的常见问题与规范需求1.1 典型问题分析在未实施规范的项目中,提交信息通常存在以下问题: 格式混乱:无固定结构,有的包含类型,有的仅描述内容 描述模糊:如 “修改样式”“优化代码”,无法快速理解变更目的 信息不全:未关联需求编号或 Bug ID,问题追溯困难 语义缺失:无法通过提交信息判断变更类型(如功能新增、Bug 修复、文档更新) 1.2 规范标准选择:Conventional Commits目前行业广泛采用的 Conventional Commits(约定式提交) 标准,定义了结构化的提交信息格式: 12345<type>[optional...
团队 Git 协作规范整理
一、分支管理:搭建 “分工明确” 的协作骨架混乱的分支体系是团队 Git 协作的万恶之源。想象一下:有人在main分支直接写代码,有人用 “test1”“newcode” 命名分支,合并时根本分不清分支用途 —— 这种场景下,冲突和版本混乱只是时间问题。 1. 推荐:简化版 Git Flow 分支结构企业级项目中,无需过度复杂的分支模型,一套 “主分支 + 辅助分支” 的简化结构足以满足需求,核心是明确每个分支的 “生命周期” 和 “职责边界”: 分支类型 命名规范 核心用途 操作红线 主分支 main/trunk 存放生产环境代码,始终保持 “可部署” 状态(任何时候拉取都能正常运行) 严禁直接push,仅通过 PR 合并,合并前必须经过测试 开发分支 develop 团队日常开发集成分支,汇总各功能分支代码,是预发布前的 “代码蓄水池” 不直接在该分支写代码,仅接受功能分支合并 功能分支 feature/模块名-需求描述 单个功能 /...